江蘇鹽城龍卷風的新聞已經成為過去時,每次出現自然災害,受災的是當地的居民,其他人只會投來同情可憐的目光,每次都是如此。作為國人為什么就不能好好反思一下,雖然自然災害和意外無法避免,可是做好了防御工作,損傷也不會這么大。每次事情發生了再去捐款再去重建 ,只會讓痛苦重演。
我做建筑設計十幾年了,最近幾年專門做農村自建房設計,發現農村建房的問題重重,所以我就站在設計師的角度談談中國農村自建房設計施工中的問題、現狀及展望。
各種鋼結構建筑如今已佇立在中國的各個角落,然而在農村卻很少見到鋼結構住宅建筑的身影,似乎廣大農民們還是很認可磚瓦房和混凝土房,在翻新或新建自家住宅時,還是首選這兩種。為什么屋頂會被掀掉,為什么房子這么脆弱會倒塌,發現這些房子都是純磚房,沒有構造柱,沒有圈梁,屋頂都是木屋架,不是現澆的。當然其他原因也有,比如:
1、方案選用不合理。
農村建房一般無建筑師參與,往往是隨意擺布,各家相互抄襲、盲目攀比,其結果是不節能、不節地、不適用、不美觀、不經濟,建筑與人們新的生活方式也格格不入。
2、結構設計不合理,無正規設計圖紙,施工隨意性大。
目前,農村建房95%以上無正規施工圖,建房時東抄西仿,僅憑經驗動工,在建造過程中隨意拆拆改改,建筑質量沒有保障,抗災能力低。比如基礎的設計不合理,有些農民片面考慮節省開支和方便施工,沒有任何地質資料,忽視了軟弱土和淤泥質地基的危害,基礎埋置過淺,又無加固措施。
3、施工人員技術素質低,質量得不到保證。
農村建房都是一家一戶,建筑規模小,大的施工隊不愿承攬,施工隊伍大多是個體瓦工、木匠工等雜牌隊伍拼湊而成,一般都沒有經過正規培訓和專業技術考核,缺乏基本的建筑施工知識,技術工藝落后,施工不得要領。
4、材料以次充好或偷工減料影響質量。
目前社會上的建材市場相當混亂,低質量產品沖擊整個建材市場。據有關部門統計,整個建筑市場的材料抽查合格率不足40% 。
從我作為一個建筑設計師的角度來看,框架結構的房子一般抗震能力比較強,造價要高于磚混結構,施工難度也高于磚混結構。 對于兩三層的自建房一般宜采用磚混結構,比較經濟合理。為了提高抗震性,磚混結構的房屋要設置圈梁和構造柱子。圈梁和構造柱的設置密度可以結合你的經濟條件來考慮,如隔層設置圈梁。不過地圈梁和房屋頂下的兩道圈梁不能少。其實磚混結構中對已設置有圈梁和構造柱的房屋,同樣也有一些框架結構功能。
5、房頂不宜建得過重,頭重腳輕不利于抗震。
但也有例外,房頂的水箱中的水由于能夠有效阻隔地震波,因此有很好的抗震作用。
很多人也許會覺得只要畫個平面和立面圖,就可以建房了。但不是安全科學的方法建房,出了事故就會后悔來不及了。要改變在這種現狀首先得從思想和文化上做起 ,重視設計不只是平面立面和效果圖,還有就是結構設計,包括基礎 配筋等 ,有一份完整的施工圖就是依據,要施工隊按圖施工,這樣專業度就會大大提高,房子的實用性和安全性也會得到保障。